邢窑是我国生产白瓷最早的窑场之一。它始于北齐,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了鼎盛的阶段,成为我国白瓷的生产中心。唐代邢窑白瓷造型独特、产品精美,素有“类雪”、“类银”、“轻如云魄”“圆似月魂”之美誉,李肇“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记载则充分说明了邢瓷产品产量巨大,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使用,不论是对我国还是对外国的物质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邢窑白瓷的烧制成功,结束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历史,形成了“南青北白”,争奇斗艳的两大体系。

一、综述

  (一)、地理环境及窑址概况

  邢窑遗址主要分布在内丘和临城两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的山前丘陵、平原地带,大部分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的李阳河、祗河两岸。这里地势西高东低,河流纵横,到处是冲沟埝垅。在这一带的竹壁、祁村、澄底、南程村、贾村、邵明、磁窑沟、永固等地蕴藏着大量的黏土、铝矾土、硬质耐火土和半软质黏土。在内丘、临城的西部山区还有石英、长石矿物广泛存在。这些充足的制瓷原料为邢窑的烧制奠定了基础。

  在北起临城西双井,南到邢台县西坚固,约60多公里长、近30公里宽的范围内,分布着不同时期的瓷窑遗址二十三处。分述如下

邢 窑 综 述

  1、西双井遗址

  遗址位于临城县治西北8公里的西双井村东的一块三角形台地上,东邻南北流向的自然河沟。遗址残存约1400平方米,地表所见遗物不多。在台地东断崖上暴露有一座残窑炉,火膛中存有大量柴灰并杂有瓷片。采集标本有碗、执壶、盒、钵、盏托、窑具等。时代为唐。

  2、祁村遗址祁村遗址-邢窑博物馆

  祁村位于临城县治西北7.5公路处,其西部是白云山,东面一高岗。遗址主要分布在村东南,地表遗物散布面积约6万平方米。1981年,工业部门为恢复邢瓷生产,曾在这里挖地1米×2米的坑1个,并清理了一座残窑,均出土了较多的粗细瓷器及窑具残件。现地表上瓷片,窑具俯拾即是,一些刻有字款和符号的残器、窑具也屡见不鲜。另外在村西和村北也能见到散布广泛的瓷片和窑具。经探,村北一带局部尚有窑炉残迹。根据出土标本看,祁村窑址年代为唐、五代。

  3、岗头遗址

遗址位于临城县治西北4公里处的岗头村北侧,南临汦北渠,冯村至祁村公路从中穿过。地表遗物较多,散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据老百姓讲,修公路时曾挖出过两座馒头形残窑。出土标本有碗、执壶、瓶、盒、窑具等。时代为晚唐、五代。

  4、澄底遗址

  遗址位于临城县治西北3公里处的澄底村东北侧,镇内至郝庄公路从中穿过,现已毁坏殆尽。据调查,在修公路时,曾挖出过一座窑炉,窑壁为耐火砖砌成。如今,在公路的南侧只残存一些已经扰乱的瓷片堆。时代约为五代、北宋。

  5、射兽遗址

  射兽位于临城县治西北1.5公里处。遗址分两部分:一部分在村北,一部分在村东南城关造纸厂一带。村北部分被破坏严重,堆积层厚0.30米,以烧制黑瓷为主;造纸厂一带约3万平方米,层厚1-2米,遗物以白瓷为主,兼有黑瓷和三彩。出土标本有碗、盘、盏、钵、瓶、鸡腿瓶、杯、炉、三彩人物俑、窑具等。时代为北宁晚期至金。

  6、南程村遗址

  遗址位于临城县治西南1.5公里的南程村北,遗物分布范围约9万平方米,堆积层厚0.6-1.5米,局部暴露由窑具和瓷片构成的堆积这2米。遗物以白瓷为大宗,兼有黑瓷、酱瓷、褐瓷等,并有款识和题字作品。装饰方法为铁锈花、梅花点及阴刻图案等,窑具主要有桶状、支圈、窑戗。遗址时代为金。

  7、解村遗址

  位于临城县治东南3公里的解村西北,汦河南岸。共两处:一处距解村80米,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2-0.6米;另一处距解村约1公里,西依钓盘山,文化层厚0.3-0.8米。两处内涵相同,遗物主要有白瓷碗、杯、盘、黑釉盘等,窑具多为支圈、垫珠等。窑址时代为金。

  8、山下遗址

  山下村位于临城县治东南4公里,遗址分布在村东和东北。村东部分遗物散布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1.6米;村东北部分遗物散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0.8米。两处遗物相同,有白瓷印花花口碗、印花折腹盘、瓜棱杯及盒、瓶、刻花模等,窑具有“石”字款桶壮匣钵、支圈,1991年又发掘出窑炉两座。遗址时代为金。

  9、陈刘庄遗址

  遗址位于临城县治东南约5公里的陈刘庄村东,面积约1万平方米。在此村村东有一条自西向东和一条自北向东的古河道,因两沟相交成十字形,故当地俗称“十字沟”窑址分布在沟的两岸。根据遗存,东沟和北沟南端主要是隋代窑址,北沟北端主要是北朝窑址,南沟和西沟主要是唐、五代和宋、金、元代的窑址。在北朝的窑址中看到的标本主要有青瓷,也稍见粗白瓷,主要器物是杯、碗、盘、钵和盘口器。

  在东沟的两岸断崖上有多处堆积层暴露,其中北断崖文化层厚处达2.5米,有大量的陶片、瓦片、红烧土等,局部有瓷片、三角支钉和矸子土堆积。在南岸还有一道长20米的硫碴堆积带,厚0.2-0.5米,夹杂有窑戗、匣钵和瓷片。采集标本有白瓷碗,黄瓷碗、三足釜,青瓷钵、杯、盘、罐,黑瓷鸟食罐以及白陶俑、窑柱、三角支钉、盘形匣钵等。窑址时代主要是隋唐,宋朝和金元各个时期也有少量遗存。

  10、代家庄遗址

  遗址位于临城县治东南6公里的代家庄村东150米的阶梯状台地上,台地北高南低,其东部为汦河,南北皆为冲沟。遗址东西、南北各长约250米。地表遗物有陶片、瓷片和窑柱、三角支钉等。窑址时代为隋、唐。

  11、磁窑沟遗址

遗址位于内丘、临城两县交界处的东西磁窑沟之间。处丘陵地带,北依矸石山,中间有百泉河穿过,面积6000余平方米,堆积厚度达4米以上,有灰坑和窑炉暴露。遗物有灰白瓷,但最多的是黑瓷粗器。在遗址北边的矸石山过去曾有人挖出过古代采矿留下的巷道旧址。遗址附近也曾有过窑神庙,并有明代碑记,今废。窑址时代为金、元、明。

  12、南岭遗址

  南岭村位于内丘县治西北约6公里处,村北在南北相邻的两个台地,高约4米。遗址在两个台地上分别仅存一部分。在北台西北角,以前曾出土过青瓷碗和“开元通宝”铜钱,现断崖上还可见到厚约0.40米的堆积层和不少遗物,残存面积约50平方米。在南台的北面断崖上,暴露有堆积层,地表亦可拣到遗物。采集标本有碗、盆、钵、罐等。窑址时代为唐、五代。

  13、北大丰遗址

该遗址位于内丘县西北约4公里的李阳河北岸。遗址原有两处:一处在村东北80米处,曾发现有残窑遗迹,现地表已很少能见到遗物了;另一处在村西北200米处,面积约7800平方米。以前平整土地时在耕土以下曾出土过很多青瓷、白瓷、三彩和窑具残片。采集标本有碗、罐、钵、盆、三角支钉等。调查中还征集到3件制作瓷埙的模具。据采集标本看,该窑址烧制时代为隋、唐。

  14、中丰洞遗址

  遗址位于内丘县治西北约2公里的中丰洞村北,李阳河北岸,地势较为平坦。自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由于建房动土而逐步向北侵削,时常掘出残窑、窑具和瓷片。目前遗址南北仅宽20米,东西不足百米。并且大部分遗址已被民房覆盖。在南断壁上尚可见一道由草木灰、红绕土、骨头、瓷片、窑具及黑土构成的堆积带,文化层厚约2米。这是一处以处粗瓷为主的窑场,其中以青瓷为多,兼有少量黑瓷和白瓷。出土标本有碗、罐、杯、瓶、盆、鍑、白瓷多足砚等,窑具有三角支钉、垫圈、蘑菇窑柱等,其中在一窑柱上刻有“吉利”二字。窑址时代为隋、唐。     

  15、西丘遗址

  西丘位于内丘县治西6公里的李阳河南岸,地势较高。遗址大部分被压在村庄下面,在分路两边断崖上可见断断续续的瓷片堆积层,文化层厚0.30-0.80米。出土标本有碗、钵、盆、白陶俑、窑具等。窑址时代为隋、唐。

  16、北双流遗址

  遗址位于内丘城西北李阳河北支流的西岸和南支流的北岸,面积2000余平方米,在这里不仅发现瓷片标本和窑具,还发现了三处有红烧土的窑炉遗迹。出土标本主要是青瓷杯、碗、钵、盘,同时也发现粗白瓷残片。此处遗址除出土北朝标本外,隋唐、五代、宋金的标本也有发现。

         17、内丘城关遗址内丘城关遗址

  遗址位于李阳河东南岸,县城城区的西北部,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700米。依今地理位置,大致可分为西关北、西关西、步行商业街和南关西四部分。据了解,1985年在西环路一带曾在距地表0.4-0.7米深处挖掘出多座窑炉,直径约1米,高约1.5米以上。窑内堆积有大量的草木灰和瓷片、窑具。当时“在长不足三百米的地槽里发现灰坑和瓷片堆积近二十处,三彩堆积三处,文化层厚0.6-1.8米,出土大量的瓷片和窑具”,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采集到一些“白如霜雪,莹润如玉”,具有半透明性以及刻有“盈”字款的精细白瓷。其内涵之丰富可见一斑。但可惜的是,这处窑址已全部压在楼房之下。目前只有西关北窑区保存较好。

  西关北窑区:

  位于李阳河南支东南岸台地上,台地东西长200米,南北150米,高约1.50米。在东断崖上还能看到一座窑炉的残体和0.6-0.8米厚的堆积层。地表散布有较多的瓷片和窑具。瓷器有青瓷、白瓷和黑瓷以及透影白瓷,器类有碗、钵、盘、盆、罐、瓶等,窑具有三角支钉、齿形垫具、蘑菇形和喇叭形窑柱、垫圈、垫珠、筒形匣钵等。

  西关窑区:

  遗址位于内丘西关村西头原石英粉厂以南,这里虽然被民房压盖,但在改建房屋施工中,常见出土北朝器物,标本主要有杯、碗、盘、钵与盘口器,其中有青瓷也有粗白瓷。

  步行商业街窑区:

  窑址主要位于县礼堂、电影院、农贸市场、服务楼、交通局一带,面积约5万平方米。这一带是唐代白瓷烧造最集中的地方,文化层较厚,内涵丰富。2002年,省文研所配合步行街建设工程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出土了北朝—唐代窑炉十座和大量的瓷片标本,亦有“盈”“翰林”款白瓷和唐三彩,并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窑址时代大体为隋—五代。

  依采集标本,内丘城关窑址的烧制时代为北齐、隋、唐,同时也发现了五代至北宋时代的标本,是目前发现的邢窑遗址中规模较大的一处。

  18、张家庄遗址

  遗址位于内丘县治东北1公里的张家庄村北300米,东临京广铁路。现遗址处建有城关镇砖厂,砖厂在取土时曾掘出过大量窑具和瓷片,文化层距地表深1-1.5米,层厚1.5-2米。现在窑址已被破坏殆尽。出土标本有碗、罐、盒、盘形匣钵、盆形匣钵等。窑址时代为唐。

  19、北光遗址

  遗址位于内丘县河渠乡北光村西南约300米的李阳河河道内,残存面积3200平方米。窑址上散布有大量的陶板瓦、筒瓦、瓷片、窑具,断面上并可见多处含瓷片的灰坑和灰层堆积。窑址时代为唐。

  20、白家庄遗址

  遗址位于内丘县城东2公里的白家庄村东北500米处,面积约4万平方米。因砖厂取土形成的断崖上曾暴露过两座残窑体和不太丰富的文化堆积层,局部掘出过灰坑。窑址地面上散见有瓷片、瓦片和窑具残件。由于20世纪70年代较大规模的平整土地,窑址也遭受严重破坏。采集标本有碗、罐、瓶、钵、鍑、马、俑头,三角支钉等。窑址时代为隋、唐。

  21、冯唐遗址

  遗址位于内丘县至西南约8公里的冯唐村北约400米的小马河南岸台地上,土质沙性,地势平坦,遗物分布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在遗址的南端,因农民取土挖坑可见若干个灰坑,深约1.30米。灰坑周围散布有较多的红烧土、瓦片、瓷片和窑具。遗址整体被破坏严重,文化层不大丰实,窑址时代为隋、唐。

  22、顺德路遗址

  遗址位于邢台市顺德路第一医院北侧,遗址面积1000余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出土器物主要有白瓷碗、杯、钵口瓶、盘口瓶、高足盘及大量的黑釉器,并首次出土了黑釉板瓦、瓦当及宝顶式建筑构件,遗物十分丰富,窑址时代为隋—初唐。

  23、西坚固遗址

  西坚固遗址位于邢台县西坚固村西约1.5公里的大沙河北岸台地上,东北距邢台市区约30公里。这里属太行山东麓的低山丘陵区,多石灰岩,常见大小溶洞,地表多沟壑。遗址所在台地北高南低呈阶梯状,范围约东西长200米,南北150米。因其上大部分被金元时期的冶铁废渣所覆盖和扰乱,故未发现原始堆积,地表散见遗物亦不丰富。采集标本有青瓷碗、罐、盆以及窑具三角支钉、齿形垫具等。窑址年代约当北朝时期。

  (二)、邢窑的工艺特点与烧造方法

  邢窑的制瓷工艺与烧造方法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邻近的定窑和磁州窑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制瓷原料及其加工

  经对比分析临城邢窑细白瓷胎料应该是使用窑址所在地祁村—石固一带所产的一种俗称为红砂石原料配制而成的。红砂石是软质粘土,收缩小,塑性中等,能适应古代原料加工的条件。内丘邢窑细白瓷胎料使用的是比红砂石Al2O3含量稍低的松质粘土。原料系经过淘洗。邢窑白瓷釉料使用的是富含CaO、MgO的釉土,并引入草木灰和石灰石。除隋代透影白瓷外,其他产品的胎中没有发现掺入石英、长石等瘠性原料的现象,故均为软质或半软质黏土配制,一般经过反复淘洗捏练即可使用,而釉料中应该引入石英和石灰石,故需先经过臼捣捶后配以高岭土即可使用。

  2、泥料制备,成形和施釉

  泥料经适当陈腐,大概3—5天,并经过充分捏练。邢窑制品的成形方法主要是用快轮拉坯,也有经过模制或堆贴工艺。从器物旋纹来看,其削工技术是很娴熟的,产品的足、腹、肩、口的加工都有固定的程式,精工细作,一丝不苟。

邢窑制品无论是平式器皿,还是立式器皿,大都是内外施釉,施釉方法多为浸釉或荡釉。而带彩器物则采用点、画、涂等手法施釉,如唐三彩等。

  3、窑炉结构与烧成

  迄今为止,在遗址上已发现16座窑炉。分别位于内丘西关北、步行街、临城县西双井、祁村。

  北朝-隋代的窑炉总体上为馒头式窑,双烟囱、大燃烧室。

  中晚唐时期的窑炉总体结构分为:烟囱、窑床、燃烧室、小窑室。烟囱为双烟囱,窑床呈长方形,平坦,燃烧室较大。但平坦的窑床,容易使摆放在上面的器坯受热而出现前倾现象。窑炉大小规格不同,大的长6米左右,宽2.2米以上;小的宽1.5米左右,只有0.90米左右。此期的窑炉为馒头式,整体上呈长方形。

  五代时期的窑炉结构大体上与唐时期的窑炉差不多,但其窑床已由平面变为坡面,面积较唐代有所增大,且前高后低,利于前后温差缩小,坯体受热时不易发生前倾甚至倒柱现象。

  燃料:在五代以前的遗址中多次发现邢瓷与窑具跟柴灰堆在一起的现象,并未发现烧煤的灰渣,可见邢窑在五代或北宋初期是用木柴作为燃料的,但用何种植物不得而知,而到了金元之际则全部以煤作为燃料。

  火焰气氛:根据对邢瓷胎釉的物理性能分析,邢瓷早期是在强还原气氛中烧成的,但到了隋代末则改为弱还原烧成,宋代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由于改为煤做燃料采用氧化焰烧成。

  烧成温度:经请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得知,北朝唐初邢瓷的烧成温度在1200º-1300℃之间。而到了唐代则烧成温度,一般在1280-1380℃之间,而到了五代以后烧成温度又下降至1300℃以下。

  从邢瓷传世作品和窑址出土遗物来看,其釉色基本一致,玻璃质感较强,极少有烟熏泛黄的产品。产品胎的瓷化程度基本近似,大都处在微生烧状态,所见极少过烧、欠烧现象,说明邢窑已熟练地掌握了还原烧成的技术,并对烧成的止火温度已能严格控制。由于胎釉Al2O3含量高,要求在1300℃以上烧成,说明邢窑已经掌握了高温烧成技术,这是制瓷技术的巨大进步。  

  4、窑具

  主要有:(1)窑柱座和窑柱,(2)三角垫片,(3)环形支垫,(4)窑戗,(5)泥条,(6)筒(桶)状匣钵,(7)漏斗状匣钵,(8)盒状匣钵,(9)杯状匣钵,(10)环状、盘状支圈,(11)垫珠。

  5、装烧方法

  (1)、早期的窑柱,三角垫片架烧法

  唐代邢窑的前身,即北齐、隋代内丘县城关、临城县陈刘庄、邢台县西坚固窑使用此法,为邢窑首创。

  方法是:在平整过的窑坑上稳置好盘状窑柱座,在其顶端粘上泥条,按上一节窑柱。在第一节窑柱上也放一圈泥条,再放一节窑柱,视窑内高度放二到三层。而后将器物坯体、粘土泥条稳置在窑柱座上面,一般安放四到五组,顶上一个盘状窑柱座亦同样处理,最上面的柱顶视窑内高度情况放壶坯和瓶坯不等。整个窑柱及器内均置于明火中,一次烧成。此法的好处是:既可保证大部分坯件在较多的窑炉中焙烧成瓷,又可起到承负器坯的骨架作用。

  (2)、漏斗状匣钵装烧法

  唐代细白瓷碗类器物使用方法。临城县祁村、双井村、陈刘庄和内丘城关窑址多见。

  方法是:在一件漏斗状匣钵里铺上少量的石英砂,而后放入一件或二件碗器坯件,再放一件漏斗状匣钵,其内再放一件坯体,两钵间用泥条压紧,逐渐咬口叠置,到适当高度为止。

  漏斗状匣钵正烧的优点是:因坯体放在钵内,可有效的保护其釉面不受火制与落脏的污损,而且受热均匀,有效地保障了坯件的成瓷率。由于内心没有三角垫片支钉痕,内外光洁如新。另外可以增加窑容量,使烧瓷成本下降。缺点是:匣钵太厚耗热太多。

  (3)、盘状、钵状、漏斗状匣钵组合装烧法

  该法为邢窑新创,在唐代大约延续了近百年,主要用来盛装细白瓷盘、碗等器物。它由盘状与钵状两种器件组合而成。

  方法是:(1)二钵一盖式:下面放一钵状匣钵,里面安放一浅式细白瓷碗坯,钵上安放一正放的盘式钵盖,盖上再放一碗坯,而下再加上一钵。这是邢窑装烧玉璧底、玉环底碗器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2)二钵组合式:将一钵正放于下,正放入件较高的器物坯件,然后再加上一钵即可。(3)一钵一盖式:下面正放一钵,里面装一件较高的白瓷杯坯,上面反扣一件钵盖。按此法逐渐叠置而成。(4)一盖一钵式:先将钵盖正放于下,里面装一浅式碗坯,上面置一倒扣的钵体即成。

  (4)、筒(桶)状匣钵正烧法

  邢窑在隋代初期就开始使用筒(桶)状匣体,唐代大件器物也多沿用此法,五代时期的砂圈叠烧,金元时期的单件正烧,砂圈叠烧,也多用此法。它主要用来盛装瓶,罐、执壶等主体器坯,通常视坯体大小来决定一钵装入数件或一件。而匣钵的口径和高度按所烧器物的体积而定。

  装置形式是:在窑炕上放一件桶(筒)状匣钵,里面铺上石英砂或垫饼,在上面放好所烧器物的坯钵。用湿泥条盘绕在匣钵的口沿,然后上面再放一件桶(筒)状匣钵,装入适量的坯体,这样逐件叠置,到适当高度即可。湿泥条起稳定窑柱和防止火刺的作用,用过的匣钵经过拣选还可重复使用,如果装烧的坯体尺寸较高,可将上面一桶状匣钵倒扣过来便可解决。              

  (5)、支圈覆烧法

  在窑炕上铺上石英砂,稳置好支圈垫,然后扣装上器物坯体,在支圈座上叠置一环状支圈,上面再扣装一件器物坯,这样逐一置放。此法是金代烧瓷之主要方法。优点是容量大,缺点是器物芒口,影响使用。

  (6)、砂圈烧法

  金代窑址使用此法。其方法是:将制好的器物坯体施釉后,刮去内心一圈,而后逐件叠放,装入筒状匣钵内,入窑焙烧即可。用此法好处是:产量大;缺点是:器物有碍使用与美观。

  (7)、垫珠支烧法

  金元时期烧造瓷盆等大件产品,多采用此法。人们将拓印好的粗质垫珠放在大件器物坯体的底部(一般放到三到五枚),垫珠上再放置一件小一些的同类器物,然后逐一垫装成套,置于匣钵中焙烧,烧好后,除掉粘附在器物表面的垫殊后即可使用。

  (三)、邢窑器物的造型特征与装饰艺术

  1、邢窑器物的造型特征

  陶瓷器物造型有实用与审美两大功能,受不同时代工艺技术水平的发展及姊妹艺术的影响,各时代器物的造型特征有不同变化。

  北齐(朝)时期,邢窑瓷器的胎体厚重,胎质粗糙,胎色灰黄,无化妆土,釉色多呈青绿或黄绿色。器型特征是:质朴、凝重、粗犷。

  隋代开始用化妆土装饰青灰色胎体,而后更进一步用白色粘土制胎,烧造粗白瓷。工艺水平显著提高,胎料制备精细,旋削工整,装烧考究,器型立式器皿显著增多,造型特征是:挺拔、豪放。

  唐朝社会生产力得以恢复发展,经济、文化、贸易空前繁荣,各种手工业蓬勃发展。唐代邢窑更进一步精选胎釉原料,旋坯技法更为规范,采用匣钵正烧法,消除了器物内的支烧痕,严格控制火候,产品瓷化而不过烧,保证了造型的神韵。种类增多,有大量生活用品,也有不少的陈设品。邢窑器物的造型特征是:体态丰盈,庄重大方,赏用结合。

  五代时全国统一的局面崩溃,时逢乱世。此时的器物胎质粗松、胎色多灰黄或青灰,釉色多灰白,釉下多施化妆土,制作工艺粗糙,其器物造型特征是:饰用结合,重在功能,粗质细作。

  北宋时期邢窑成为与巩县窑、越窑、耀州窑、定窑等名窑一样仍有不少精品,做为贡品,进入皇室。此时,邢窑器物的造型特征是:秀丽浮华,体态轻盈修长。

金元时期,我国北方遭受战乱,但为满足社会需求,临城县南程村、山下村、解村、射兽村等窑场又相继恢复了陶瓷生产。在制瓷工艺和装饰方法上借鉴了定窑的手法,但制品之精细程度逊于定窑,其器物的造型特征是:单调而不单一,实用功能更加突出,体态轻薄而不失稳重。

  但邢窑器物造型又有着共同的艺术风格,邢窑器物具有圆唇口、短颈、丰肩和鼓腹的特点,构成了庄重大方的体态。而这些长短曲线、直线的巧妙结合又使得邢窑器物具有了雍容华贵之美。陶瓷器皿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唐代邢窑的工匠将玉石雕刻,金银器的造型艺术应用于陶瓷制造上,在实用与艺术的结合上加以卓越的创造,制出了大量千古称赏的佳品。如玉壁底碗白如霜雪、碗底形如玉壁。还有花口瓣足碗,花口杯等都是仿金银器形制的制品。既是盛装食物的实用品,又能满足使用的审美要求。邢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泛青,衬托在形体丰满凝重朴实的器物上,使其既丰满安静,又华贵典雅。另外邢窑器物的形体既有直线又有弧线,但以弧线为主。整体线条有行有止,有抑有扬,或一气呵成激流直泻,或蜿蜒转曲舒缓有序。特别是白瓷罐口沿下那条转折的线角,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完美的形体增添了生气。总之,邢窑器物造型朴素大方,线条饱满酣畅,制作规整精细,釉色银白恬静,给人们既雍容饱满而又凝重大方的美感。

  2、邢窑的装饰方法及其艺术特色

  (1)、邢窑器物装饰种类

  邢窑装饰种类较多,计有旋纹、模印、戳印、压印、按压、雕塑、贴塑、捏塑、刻划、镂空、削边、三彩、点彩等。

  1) 旋纹:窑工刻意制作的装饰旋纹,有凸旋纹和凹旋纹两种。

  2) 模印:有两种:一种是将瓷泥填塞进带有图案的模具中;另一种是直接使用模具在未干的瓷泥上印制。又叫印花。

  3) 戳印:用于模具制作和器物枕面、瓶外等表面装饰。如皮囊壶、双鱼穿带壶、白釉长方枕等。

  4) 按压:用手或其他工具在器物口沿部位,向里或向外压迫胎体,使之变形的装饰技法。如单柄壶、塔形罐、盏托等。

  5) 刻划:依需要用尖状工具或刀具在模具或器物上刻划的深浅不同,长短宽窄不一的多种线条,组成完整的图案。如刻花壶、旋纹瓶。

  6) 雕塑:一种是大致模印后再进行细部雕塑和刻划;另一种是较小器物或器物局部,直接用手捏塑而成。如瓷人、马、狗、兔等玩具。

  7) 贴塑:一种是将模印成型后的花朵或器物附件粘贴于模具或器物上,一种是将器物附件用手捏制成型后再粘贴于器物相应部位,又叫贴花。如贴花钵等。

  8) 镂空:用刀一类的工具把器物胎体上的花纹图案部分雕空(又叫透雕),方法是先在未干的胎体上画或刻上花纹图案,再根据需要进行透雕。如白釉茶炉、镂空瓶等。

  9) 削边:即在胎体未干之前用刀将器物(主要是碗、盘等)口部削去部分边沿使之成为花口,以增强器物之美感。如花口盘、碗、盏托等。

  10) 点彩:即在扁壶等少数器物的口沿和动物造型的眼睛、嘴部进行装饰,早期为釉上彩,晚唐五代时为釉下彩。

  11) 三彩:颜色主要为褐、绿、黄也有红、白色。方法是在器物胎体上先施一层化妆土进行素烧,再上彩入窑烧成。

  (2)、邢窑不同时代的装饰及特点

  1) 北朝至初唐(下限约到7世纪中期),装饰技法使用较多,主要有旋纹、贴塑、模印(印花),戳印、刻划、点彩和单色彩等。涉及器物种类较为广泛。但就整体而言,以模印、旋纹为主,而刻划、戳印主要用于制作模具,装饰以胎形装饰而主,朴实自然。

  2) 盛唐时期(大致从7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产生了削边、镂空、雕塑和三彩装饰技法。削边使用不多,镂空、三彩只在本期发现。模印使用仍然较多。本期邢窑装饰技法仍以胎形装饰为主,但三彩以及刻划,削边、镂空等工具装饰的应用,使得邢窑装饰逐渐走向一个崭新时期。

  3) 中唐时期(大致从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本时期装饰向更多器物扩展使用,装饰特点较为鲜明。执壶等器物的大量生产,使得胎形装饰中捏塑、贴塑使用较多,模印的使用仍然不多。刻划使用较多,旋纹使用仍然较为广泛。另外出现了一些特有装饰如黄釉执壶上的压印扁纹。

  4) 晚唐至五代(大致从9世纪中叶到10世纪叶时),邢窑的装饰技法使用较多,有模印、压印、按压、雕塑、捏塑、贴塑、戳印、点彩、削边、刻划等。装饰器物较为齐全,涉及碗、盘、罐、执壶、钵、穿带壶、双鱼瓶、小瓷塑等。本时期特有的装饰技法,点彩由原来的釉上彩发展为釉下彩,双鱼瓶集刻划、贴花、戳印等装饰技术为一身。削边大多削得较浅,有的只稍稍压低一点,或用工具在器物口沿上向里按压成为花口,又省力又不失为美观。

  5) 北宋时期的装饰方法主要有印坯、贴花、刻花、戳印、黄绿釉彩,褐彩及捏雕等。

  6) 金元时期,本期主要有刻划花、印花、铁锈花、剔花、三彩釉、梅花点装饰等。

  (3)、邢窑装饰技法总体上以胎形装饰为主。

  邢窑各阶段的装饰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相应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审美趋向。邢窑装饰由最初的光素无纹发展到胎形装饰,再到工具装饰,不仅说明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同时也是市场竞争使各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学习的结果。

  二、相关问题

  (一)、隋代透影白瓷

  1988年在内丘西关北遗址的北侧发掘探方两个,在第2层文化堆积层下共发现隋代灰坑六座,其中在四个灰坑中出土透影细白瓷片等200多片,可辩认的器型有碗、杯、盘、多足砚、盂、器盖等。其胎体有薄厚两种。薄的一种主要为碗、杯,做工极为精细,胎厚仅0.7-1毫米,能达到光照见影的程度。胎厚器物为碗、盘、砚、盂、器盖等,胎质精细洁白,断面有乳脂光泽,类似“猪油白”,对光有透影感,釉面光洁莹润。以灰坑中存物看,都是典型的隋代器物。

  经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透影瓷片化学分析,胎片中K2O含量相当高,在5.2%--7.25%之间,釉的K2O含量也达4.7%--6.1%。由此推断透影白瓷的胎釉中均引入了一定量的钾长石,其釉中也可能掺入了石英矿物。

  石英、钾长石属于瘠性原料,含铁量较低,是我国北方地区制瓷的主要原料之一。石英的应用一般认为在宋代,是为显示瓷器的名贵而引入的。钾长石何时引入,文献无记载。是熔剂性原料,一般称为助熔剂,在成烧过程中熔融(1300摄氏度)形成乳白色粘稠玻璃体。该玻璃体在高温下可溶解一部分高岭土分解物和石英颗粒,降低烧成温度,减少燃料消耗。此外,在高温下长石熔体具有较大的粘度,可起到高温胶解作用,防止高温变形。而冷却后的长石熔体以透明玻璃体状态存在于瓷体中,构成瓷下玻璃态物质,增加透明度,提高光泽与透光度。据化学分析测算其组成,邢窑透影白瓷瓷坯中长石的配比量高达40%以上。邢窑工匠用预先煅烧方法使长石易于粉碎的技术,是一大创造。邢窑工匠采用石英一长石、粘土三元素原料配制而成古一代陶瓷产品的方法,在古代文献中均无记载,说明它开创了我国烧造长石质瓷的先河。

  邢窑透影白瓷的胎釉组成与景德镇地区白瓷胎釉组成较为接近,与欧洲硬质瓷的限度范围也较接近,景德镇瓷胎经验式为0.25-0.398RO, R2O34.027-4.301RO2,欧洲硬质瓷胎经验式为0.2-0.3RO,R2O3.4。2-4.8RO2,邢窑透影白瓷瓷胎的经验式为0.338RO,R2O3.1.4.163RO2。这说明远在隋代、邢窑工匠便已烧制出了符合现代硬质细瓷标准的白瓷填补了我国陶瓷史上的空白。

  邢窑隋代透影白瓷与粗白瓷和青瓷同炉烧造,均采用筒(桶)状匣钵笼罩。匣钵大小依器物而定,一般直径为13-28厘米,高度为4-20厘米。在装窑时一般选择火度较高,且较为稳定的中上部火位。据测试,烧成温度应为1280摄氏度左右,烧成气氛接近于还原焰,燃料为柴等,一次燃成。

  透影白瓷主要器型为碗和杯,约是出土数量的95%以上。做工精细,大部分为回转体,系采用拉坯方法成型。其工艺较为复杂,薄胎器物需要反复多次精修。施釉方法多为浸釉或荡釉。透影白瓷的装饰较为简单,目前发现的主要有立体雕刻贴花。

  (二)、邢窑的款识

  近些年来特别是邢窑遗址被发现以来,先后出土了“盈”“大盈”“官”“翰林”“药”“王”“张”“李升”“李”“□弘”“□楚□”“解”“退”等带款识的瓷片标本。这些款识多为尖状工具刻划而成,也有个别用毛笔墨书在成品上。除在瓷器上刻有款识外,在窑柱、匣钵等窑具上刻字款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常见的有“张”“吉”“吉利”“笼盖”“苏家”“石”等。

  “大盈”款:标本目前已发现有十几片,胎质细白坚硬。除西安唐金胜寺遗址出土一片外,其它均出自邢台市旧城区清风楼及长街一带。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出土器物全部为平底碗,其时代应早于“盈”字款。这批标本究竟来自哪个窑址目前尚难判断,但确系邢窑产品无疑。   

  “盈”字款:是目前发现邢窑遗址出土最多的款识。据不完全统计可能已出土了数百片。窑址主要是内丘县步行街、农贸市场服务楼、交通局、西关北等。另外,在西安、北京、杭州、内蒙古赤峰、长治、易县、邢台、临城、隆尧等地墓葬和遗址中也有发现。主要器形有碗、盘、罐、执壶、盏托、粉盒、瓷枕等。

  “翰林”款:多出于内丘城关窑址。 “翰林”款目前仅在内丘城关、西安市及邢台市区出土过,器型主要为罐、粉盒等。出土量远不及“盈”字款多。

对于“大盈”、“盈”、“翰林”款的解释目前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是与唐代皇宫的百宝大盈库有关,是官府的定烧器。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邢窑出土款识是因窑场众多为了竞争而刻制的商标或记号,多数学者则倾向于前者,相信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最终人们会解决这一问题。

  “官”字款:2003年春夏期间在内丘礼堂步行街考古发掘中发现,共出土了十几片。均为圈足碗残片,有些还粘有匣钵,均为细白瓷片。“官”字款瓷片曾在邢台市旧城区出土不少,限于资料大多将其划归定窑,而此次“官”款白瓷与“盈”字款白瓷则出土于同一地层或灰坑的发现,无疑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但同时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即如何鉴别窑口问题。邢窑“官“字款瓷器的时代为晚唐,与定窑“官”字款瓷器从时代上说大体相当,其胎釉及刻写方法均相差不多,化学组成烧成温度也较为接近,这对我们鉴别各地出土“官”字款瓷器(如浙江临安出土带金银扣的“官”、“新官”款白瓷的窑口问题更增加一定难度。

  另外,其他诸如“张”“王”“李升”“吉”“吉利”均为姓氏或吉祥款,对此争论不多。但这些款识的发现给研究邢窑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信息。

  (三)、五代以后邢窑的发展与延续

  关于邢窑的历史,在遗址发现之前,一般学者认为邢窑的烧造时间很短,所谓“邢窑白瓷始于初唐、盛于中唐,衰于晚唐,五代之后即销声匿迹。”“五代以后无邢窑”、“宋元无邢窑”、“宋代无邢窑”。但事实是邢窑的烧造时间源远流长。它始于北朝,发展于隋初唐,兴盛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前期,唐末和五代转入低潮,其后又复兴于宋,延续至金元,长达900多年。

  唐末,由于政治腐败,战争频发,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邢窑白瓷生产开始从兴旺转为衰落。五代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依然如故,邢窑的衰落局面未能改善。但北宋的基本统一,结束了五代时期的分割混战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邢窑白瓷生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记载邢窑宋代产瓷文献有三处。一是《太平寰宇记•河北道》:“邢州,原领县九,今八:龙冈、沙河、南河、巨鹿、任县、平乡、尧山、内丘。土产:白瓷器、丝布、绢、解玉砂。”该书记:宋太平兴国年间土产等事。全书“土产瓷器”,全国有四处:即河南府、越州、定州、邢州。可知,北宋初期邢窑白瓷并没有因五代时落而销声匿迹,相反它和北宋河南府的巩县窑、江南的越州窑和河北的定窑一样,在当时因享有盛誉,而被宋人如实地列入了史册。二是《元丰九域志•河北路》:“邢州、巨鹿郡,安国等节度,治龙冈。辖五县:龙冈,沙河、巨鹿、内丘、南和。土贡:绢一十匹,瓷器一十事,解玉砂一百斤”。该书记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北宋土贡等事,凡记 “土贡瓷器”者,也只有四处,既河南府、耀州、越州名刑州。可见到了北宋中期,邢窑白瓷不仅仍持续生产,且还由于产品质优,又被列入皇家贡物,从而证明北宋中期的邢窑,与当时生产贡瓷的河南巩县窑,陕西的耀州窑和浙江的越州窑一样,也是生产贡瓷的名窑。三是《宋史•地理志》“信德府、次府、巨鹿郡、后唐安国节度。本邢州,宣和元年升为府,贡:绢,白瓷盏,解玉砂”。全书记北宋晚期崇宁年间全国贡瓷之地,为河南府、耀州和邢州。可见邢窑白瓷到北宋晚期,不仅仍在持续生产,而且在越窑停贡情况下,还继续进贡。总之,邢窑在整个北宋一直持续生产。进贡时间近五十年,可见,邢窑在北宋不仅没停烧,而且复又中兴。

  此外,通过对临城县澄底遗址的调查也证明其为北宋时期的遗址,在其中发的白瓷与唐五代窑址中发现的白瓷具有邢窑工艺技术的明显特征。2005年临城岗西宋代墓出土的绿釉塔式罐、白瓷碗均为邢窑产品。邢台市宋墓中出土的,既非磁州窑,又非定窑的白瓷在宋代窑址中已发现了诸多标准器物,证明其实为宋代邢州烧造的白瓷。另外,全国很多博物馆藏有宋代的邢窑白瓷器物。如陕西省博物馆所藏的北宋时期的刻花白瓷盖罐,洛阳市文管会藏有北宋时期的印花茶盏托等。

  到了金元时期邢窑白瓷生产一直持续不断,20世纪80-90年代在临城县境内发现了大批金元时期的邢窑遗址,它们是:磁窑沟遗址,山下遗址、解村遗址、南程村遗址,射兽遗址。这些遗址分布面积大,堆积层厚,南程村遗址局部暴露的窑具和瓷片的堆积厚达2米,射兽遗址文化层也厚达1—2米,出土文物种类多,但已失唐代邢窑的风格。

  综上所见,邢窑不但在整个北宋时期持续发展得以恢复,有些产品的质量已接近唐代的技术水平,而且在金元时期还在生产,延续不断。

  (四)、邢窑唐三彩及白陶

  唐三彩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唐代的铅釉陶器,也是唐代陶瓷手工业的一个新品种。它用白色粘土作胎,先经过1100℃的高温素烧,然后用铜、铁、锰等元素加入铅釉中作着色剂,施在已素烧过的胎体上,再经过900℃左右的低温烧制而成。由于铅的易熔性和在烧制过程中的流动性,器物表面形成黄、赭、蓝、绿、褐、黑、白等多种色调。由于大多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调,因此习惯上简称为“唐三彩”。

  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唐三彩窑址有四处,除河北内丘邢窑之外,还有河南省巩义市黄冶窑,陕西省铜川市黄窑堡窑和西安市郊机场窑。考古发掘发现有多处邢窑遗址烧造唐三彩,内丘县城关遗址(特别是内丘礼堂北一带)邢窑唐三彩出土最多,该地出土的三彩三足炉、三彩杯和三彩盘,与白瓷玉壁足碗同出,应是中唐时期产品。此外,在内丘北大丰遗址,临城祁村、射兽遗址也有零星发现,烧造时间一直延续到宋金之际。

  邢窑唐三彩器物有钵、瓶、罐、盘、碗等,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而河南巩县、陕西铜川等窑场却以生产各种用以陪葬的冥器为主。邢窑唐三彩的釉色有单色和复色之分,呈现黄、绿、蓝、红、棕、褐等色,其釉色较均匀,玻璃质感强,有开片纹。而胎中一般含铁量高,泥粒较粗,素烧后胎多呈黄褐色或红色。邢窑工匠们为弥补这一缺陷,往往在坯胎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行素烧。之后,再施以不同色调的低温铅釉,便烧制出了色彩艳丽,五彩缤纷的三彩艺术珍品。另外邢窑还烧制绿、黄、褐等单色彩器物。值得一提的是在内丘礼堂北遗址出土的两件“金星釉”(又名“砂金釉”)瓷片,该器为敛口水盂,胎质较细,胎色黄褐,器表施一层薄薄的玻璃质釉,釉色为淡棕色,釉面晶莹光滑,釉中分布着极小的金星晶体,在阳光照耀下,金星闪烁,光彩奇目。以前在廊坊市唐墓中曾出土过一件三彩鍑,这件鍑的颈部也施有一层金星釉,虽然其结晶体不如内丘出土的稠密,但足以说明邢窑金星釉产品的发现并非偶然,而是低温彩釉的一个品种,为研究结晶釉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邢窑用高岭土烧制的高硬度白陶俑等冥器,以及白陶佛像、佛龛佛座等宗教用品,为研究我国古代佛教文化和丧葬制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物标本。这些陶器先用低温烧制成毛坯再施以彩绘或描画出各种图案供应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从窑址和墓葬出土的数量来看这种白陶的生产规模相当可观,产销量极大。总而言之,邢窑唐三彩和邢窑高硬度白陶的生产,都有力地证明了邢窑产品多样化的特色。



展品介绍

Copyright © 2019 中国邢窑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临城县崆山白云洞风景区内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中国邢窑博物馆 技术支持:邢台千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